起点免费小说 >> 崇祯:重征天下 >> 第966章 无定变永定(二更)

第966章 无定变永定(二更)

对三大营军田的改革,是从处理“军中官田”入手的。

在军户制刚开始实行的时候,三大营的军田还基本上算是平均分配的。可是二百多年下来,随着土地的不断兼并和军户的不断流失,已经出现了几十万亩军中的“官田”。名义上,这些田地不属于任何一个军户,而是归朝廷所有;可实际上,谁是监军太监,“官田”收成就归谁支配。京师地区虽然并非传统产粮区,但几十万亩地,每年至少也能收几万石粮食,折银就是十几万两。

过去不管是王朝奉还是其他监军太监,这笔巨额收入向来都是中饱私囊,从来都没分给过三大营官军一个铜板。现在王朝奉做为逆案钦犯已经伏法,太监制度也不复存在,这几十万亩“官田”顿时“无主”。

除“官田”之外,还有一些党附魏忠贤的高级将领被籍没所有家产。他们都是世袭武将,一二百年积累下来,每人都坐拥几万亩良田,与“官田”合计,竟达八十多万亩,几乎占到了京营军田的一半。

按照户部的意思,这些田产应该正式收归朝廷所有,然后朝廷再卖给百姓,照常缴纳田赋。朱由检却拒绝了这一建议,因为他很清楚,普通老百姓不卖地就不错了,哪有闲钱买地?如果真这么干,这些土地只能卖给大地主。而这些人有的是办法少交或不交田赋,因此土地越集中,国家能收上来的田赋就越少。在对田赋制度进行彻底改革之前,朱由检是绝不会主动加剧土地集中的。

所以,他就以“京营军田不宜裁减,恐军心动摇”等冠冕堂皇的理由,把这八十万亩地仍留在军中,并依其用途划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安置田”,即所有并入三大营的秦兵,每人赐田一亩。这一措施可谓极大地鼓舞了原秦兵的士气,因为在理论上有了土地,他们就可以把家安在京师,就可以把家眷从陕西接到京师来住。京师的地理位置当然比陕西要优越得多,谁不想有个“北京户口”?秦兵为国家浴血奋战,如今得到皇帝这样一份优厚的“大礼”,自是感觉汗水和鲜血没有白流,对皇帝和国家更为忠诚。

第二种是“军功田”。从改编之后开始,不论是过去的秦兵,还是经过比武大会筛选而留下来的官军,只要在训练和战斗中表现卓异,立下军功,便有资格获得田产奖励。三等功奖励三分,二等功奖励一亩,一等功奖励五亩,特殊功勋从优叙议。

这一招又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官军的积极性。其实过去立下军功也有赏赐,不过都是现银,没几天就吃酒耍钱挥霍光了。现在赏赐田产,这可是能祖辈相传的,也更受到官军欢迎。自从公布这条规定后,三大营上上下下无不洋溢着一种期待打仗、渴望立功的情绪,一些原本害怕严格训练的官军,精神风貌也焕然一新。

第三种还是“官田”,在八十万亩土地中仍占大头。这部分田产不属于任何军户,说白了就是由朱由检直接调配。

过去“官田”都是监军太监强迫官军为他耕种的,现在朱由检又照搬在秦王庄时的成功经验,出钱雇佣军户的家属耕种。有偿劳动和干了白干,积极性当然大不一样,现在这几十万亩地已经按照朱由检的要求,全部种上了红薯,长势喜人。如果秋季正常收获,还可续种一茬马铃薯。

按照去年试种的经验,红薯的亩产约为八百斤,马铃薯的亩产约为七百斤。虽然这个产量比前世动辄几千斤的亩产差得还远,但比起过去种植小麦,每亩一二百斤的产量,已经算得上是超级丰产了。如果真能顺利收获,这两季收成就有八百多万石,不但军粮彻底无忧,还可以投入到京师粮食市场,把粮价一举打压下来!

至于那六万多“解甲军”,朱由检并没有让他们直接去干农活。除了修筑防御工事以外,他主要是让这些人修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

京师附近有五条大的河流,分别为无定河、潮白河、拒马河、温榆河和泃河,其中以无定河水量最大。由于朝廷财力不足,已经几十年没有治理过河工,这几条河流多次泛滥,尤其是无定河,因为上游桑干河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河水含沙量大,河道淤塞严重,被老百姓戏称为“小黄河”。

而朱由检一是有在泾阳修水渠灌溉农田的经验,二是得到了徐光启献上的《农政全书》手稿后认真研读,对徐光启的“农政重于农技”、“水利先行”等观点极为认可。所以他先命“解甲军”集中治理无定河,除了清淤、筑坝等常规措施以外,还大力开凿引水渠,并在低洼之处蓄起几座小湖。有了水渠和小湖的分流,无定河水水位大幅下降,通行洪水的能力大为加强。

其时京师百姓深受无定河之害,朱由检借着整顿三大营,把这一害也给治理了,自是深得民心,就连常与他对着干的东林系大臣也不得不由衷地赞叹。阁臣钱龙锡还赋诗一首,称颂朱由检治水的功德,其词如下:

寿宫福地开嵯峨,高秋风日回熙和。羽骑初旋大峪岭,銮舆载指桑干河。

桑干之水何湍激,触石萦岸迸沙碛。浊涨沮洳九百里,惊涛喷薄三千尺。

下濑骤如风雨声,廻波忽变烟霞色。重瞳一顾三叹息,何物汹涌如斯夫。

吾观此水仅衣带,犹然衍溢为民害。况复黄河天上来,百折狂澜趋渤澥。

异时平陆翻洪波,泛滥不止如人何。美玉长茭愁不属,金钱岁费何其多。

微臣稽首颂吾皇,儆予咨尔符陶唐。欲笑秦王称得水,还轻汉武筑宣房。

真主一言雷霆疾,群吏百神胥受职。坐令陆海俱安澜,还见蒿莱成黍稷。川轮岳贡亿万年,休气荣光常四塞!

朱由检览诗龙颜大悦。钱龙锡又趁机奏道:“无定河本名桑干河,因其泛滥不定,故得‘无定’之名。今圣主治世,不惟河水,天下亦将大定,再以‘无定’为名,便有不恭之感。不如陛下为此河重新赐名。”

朱由检灵机一动笑道:“过去是‘无定’,现在定下来了,希望它以后也不要再泛滥,永远安定。京师不是有永定门么?干脆就改名叫‘永定河’吧!”

喜欢崇祯:重征天下请大家收藏:(www.ghcerp.com)崇祯:重征天下起点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崇祯:重征天下最新章节 - 崇祯:重征天下全文阅读 - 崇祯:重征天下txt下载 - 饱吹饿唱的全部小说 - 崇祯:重征天下 起点免费小说

猜你喜欢: 从亮剑开始打卡红楼之挽天倾骗了康熙三国突起全史争霸之我是明成祖季汉当兴天命大国师战神之王曹老板的小弟宋时行瀚海唐儿归问鼎十国从李元芳开始抗日之全能兵王大唐扫把星望古神话之选天录三国:代管山寨,全成神将了宰执天下东国岛津的野望钢铁时代
完本推荐: 佣兵的战争全文阅读唐朝小闲人全文阅读北宋大丈夫全文阅读至尊特工全文阅读汉乡全文阅读明朝败家子全文阅读重生于康熙末年全文阅读奸臣全文阅读娇妻如云全文阅读恶明全文阅读天下全文阅读江山战图全文阅读老胡同全文阅读官居一品全文阅读承包大明全文阅读唐朝小官人全文阅读资本大唐全文阅读名门全文阅读公子风流全文阅读庆余年全文阅读
同类新书: 唐朝旧梦之状元格明末雄起亮剑之神级选择系统战史十四年的我们这个三国很核理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异界军火帝国我来自大明辽东煌明大唐,我老婆想做女帝怎么办抢在李世民前娶到家大秦:开局我被祖龙镇压苍柳记明末之我崇祯无为而治我在红楼做好汉将道无歌三国:开局人在长坂坡东汉末群雄争霸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潜道风流

崇祯:重征天下最新章节手机版 - 崇祯:重征天下全文阅读手机版 - 崇祯:重征天下txt下载手机版 - 饱吹饿唱的全部小说 - 崇祯:重征天下 起点免费小说移动版 - 起点免费小说手机站

起点免费小说 | 手机小说 | 全本小说 | 点击榜 | 新书榜 | 推荐榜 | 收藏榜 | 作者排行 | 会员书架 | 阅读记录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起点免费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全部小说